Feeds:
文章
留言

Posts Tagged ‘自行車’

David cycling the Northern Cross Island Highway in Taiwan

「北橫公路」橫越北台灣的山脈,是台灣三條貫穿東西的公路之一。台灣人稱它「北橫」,連接桃園大溪到宜蘭,沿途風景秀麗壯觀。

從台北出發也很容易來到北橫,只有幾段爬坡的路段,但也不如南部那般陡峭。對平常假日就有騎戶外單車習慣的車友來說應該是很容易的。

為了避開車潮和酷暑,我在星期一的清晨就啟程出發。台北到三峽的路段比較讓人難以忍受。儘管是一大早,車輛還是顯得有些多。然而,過了三峽之後就進入山 區。車輛明顯減少許多,尤其是三峽到三民的路段,眼前所見盡是純樸的鄉村景色。

在三民可以連結北橫公路台7線,一路直達宜蘭,沿途會經過復興鄉和小烏來瀑布。這是全台灣海拔最高、景色最美的瀑布之一,絕對值得停下來享受一番。

在羅浮部落有橫跨石門水庫上游的羅浮雙橋。建議在此小憩,因為接下來皆為上坡路段。 (繼續閱讀…)

Read Full Post »

merida-bike-parking

你那篇關於騎單車的文章指出腳踏車騎士遭遇的問題(對照六月二日第二頁的文章"NGO團體認為台灣不便單車通勤")。

雖然近年來政府積極建設自行車專用道值得嘉許,然而那些自行車道多半為休閒用途,壓根兒無法解決都市的自行車交通問題。

(台北市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處)要在台北市主要幹道建設自行車通勤示範道(例:敦化南路)的計畫也許是基於善意,但那不是必須支出的政府經費(人民稅 金),亦非消耗資金的好方法。設計不良、使用率又低的自行車道,只會增加自行車與摩托車騎士(對自行車道)的負面印象。

自行車騎士通勤時面臨的一大難題便是缺乏足夠與適當的停車空間。雖然自行車停放設施確實存在,但普遍設計不良,而且缺乏管理,無法避免被竊或遭破壞的風 險。公館捷運站附近的自行車停放架,是我在台灣見過唯一設計較佳的自行車停放架,然而這樣的自行車停放架卻只設置在少數捷運車站,市內其他地方都沒有。

最重要的是,政府必須更積極實施汽機車減量政策,如此一來,道路才會更安全,也才能創造自行車騎士需要的騎乘空間,而且,此舉也能同時減少(空氣與噪音) 污染,以及交通意外事故,一舉數得。

如果政治人物和政府官員願意花更多時間騎單車,將有助於他們做出更符合民意的施政決定。

*這篇文章是Mart Ho翻譯的。

Getting bike-friendlier — Taipei Times, 2008年6月4日

雙語版: Getting bike-friendlier 成為單車友善城市

David的英文報道: Somewhere to park a bike

Read Full Post »

2008年5月的Bike Smiling

Freedom in motion

五月微笑單車上路25日星期天在台大校門口集合,澳洲人Mike和Victor初次參與這個活動;他們最近創辦Cycle Taiwan網站-台灣英語族群單車客總部。

大夥兒出發後即以高速騎乘,或許因為本次參與者個個是騎車老鳥,或是對驟雨的擔憂(飆車能避免下雨嗎?)。一路上,夥伴們驚艷於Mike騎登山車的精彩特 技-即使我們都騎在馬路上,Mike卻不時從馬路跳上人行道,還常常表演「翹孤輪」-也許下次可以為他安排個「微笑單車上"off-road"」。

我們到西門町後,騎上中興橋往三重,在那兒看了去年十月份關於單車通勤的一些紀錄影像,以及自該月之後直到現在的微笑單車上路活動照片。

Don't eat oil 免呷油

Barking背包上的標語很有趣。台灣人都能看得懂『免呷油』三個字,但是我向中文看攏無的人解釋一下:中文的意思是「甭加油」,台語的 意思是「不吃油!」。

從三重再上中興橋回台北市,我們很幸運,那天都沒有淋到雨。最後我們到生態綠附近吃晚餐,餐廳電視上東森電視台正播放關於自行車的新聞,大家都說『自行車現在很熱門』,飯後又回生態綠討論未來的活動。

* * * * *

原文雙語版: Bike Smiling Taipei 20080525 (這篇的中文是David寫的,然後Mart Ho幫我改寫)

David的英文報導: Bike Smiling May 2008

Read Full Post »